1、工地上干活骨折如何赔偿
在工地上干活发生骨折,赔偿问题第一需依据工伤鉴别的规范来确定伤残等级:
1.一般情况下,身体任何部位的骨折,若愈后没功能障碍或仅有轻度功能障碍,一般会被评定为十级伤残;
2.对于某些部位的骨折,若进行了内固定或外固定手术,则大概评到九级伤残。
赔偿数额方面,十级伤残大致可获赔10万元左右,九级伤残则能赔到15万元左右。
2、工地上骨折赔偿包含什么
法律快车提醒,工地上骨折的赔偿项目相当丰富,旨在全方位保障受伤工人的权益。主要的赔偿项目包含:
1.医疗费,用于支付受伤工人的治疗成本;
2.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据伤残等级给予的一次性经济补助;
3.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分别用于帮助受伤工人重新就业和支付后续的医疗成本;
4.停工留薪期薪资,确保受伤工人在停工治疗期间仍能获得收入;
5.伙食补助费,补偿受伤工人在住院期间的饮食成本;
6.与护理费,针对生活不可以自理的受伤工人提供的街拍顾成本。
依据《中国社会保险法》,工伤还涵盖治疗工伤的医疗成本和康复成本、住院伙食补助费、到统筹区域以外就诊的交通食宿费、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成本等多项内容。
3、工地受伤工伤认定步骤
工地受伤后的工伤认定步骤至关要紧,它决定了受伤工人能否获得相应的赔偿。详细步骤如下:
1.单位应在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诊断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交工伤认定报告;
2.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工伤(死亡)事故进行调查,以确定是不是是工伤范畴;
3.进行工伤鉴别,即在医疗终结或者医疗期满后,由县级以上劳动鉴别委员会在申请工伤鉴别的劳动者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对其伤残等级进行鉴别;
4.依据劳动鉴别结果,受伤工人与单位协商赔偿事宜;
5.若单位不予处置,受伤工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6.调解不成时,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